期刊简介
本杂志是心血管学领域新兴学科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在国内心血管心律失常方面具有重大影响和享有较高的学术权威。面向广大的医务人员,特别是心血管专业的医务工作者,介绍心脏起搏、心电生理、心律失常学科的国内外重要进展,以及新的诊疗技术、防治经验等。多次荣获国家及湖北省优秀期刊,影响因子排序在同类期刊中名列前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265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421/R
邮发代号: 38-145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87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1997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7-2659
- 国内刊号:42-1421/R
- 出版周期:
-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植入后电风暴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后出现电风暴现象的一般规律及诊治经验.方法总结1996年8月至2008年6月间96例ICD植入患者术后电风暴的发生率、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并比较单次电风暴患者与多次电风暴患者在年龄、随访时间、首次电风暴发生时间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方面的指标.结果随访时间中位数为12个月,有12例(12.5%)发生了电风暴,首次电风暴事件距离ICD植入术后的中位数为......
作者:孙奇;陈柯萍;陈若菡;华伟;浦介麟;张澍 刊期: 2010- 02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总结及分析
目的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围手术期的处理进行探讨.方法对104例符合CRT植入指证的患者行CRT/心脏再同步化除颤器(CRTD)治疗和随访,并对围手术期的注意事项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共成功植入CRT73例,CRTD28例.总手术成功率为97%(101/104),经心内膜成功率为93%(97/104),3例手术失败(2例术中发生急性肺水肿,1例术中发生心室颤动),另外4例因未找到冠状静脉窦开口......
作者:宿燕岗;柏瑾;王蔚;秦胜梅;崔洁;潘翠珍;葛均波 刊期: 2010- 02
-
长期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长期右室心尖部起搏对临床、心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为起搏电极植入部位提供参考.方法入选更换起搏器的住院患者和门诊复诊的起搏器患者.病因为高度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安装时无严重基础心脏病和心脏扩大,心功能正常,安装起搏器到随访时间大于5年,起搏比率>80%.比较起搏器置入前后心脏超声参数、心功能和临床状况等指标.结果研究共入选82例.两次评估相隔的平均时间是8.7年(104.4个月).植入起搏......
作者:任晓庆;张澍;浦介麟;王方正 刊期: 2010- 02
-
血清肌钙蛋白异常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效果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TnT)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疗效的关系.方法83例心力衰竭患者均接受CRT治疗.根据术前血清TnT定量分为两组,异常组25例(TnT≥0.05ng/ml);正常组58例(TnT......
作者:王冬梅;韩雅玲;臧红云;于海波;张东红 刊期: 2010- 02
-
射频消融显性房室旁道对心电图额面电轴和横面移行区的影响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CA)显性房室旁道对心电图额面电轴和横面移行区的影响.方法选择经RFCA术证实的显性单房室旁道86例及隐匿性单房室旁道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房室旁道分为左前壁(LA)、左后壁(LP)、左侧壁(LL)、右前侧壁(RAL)、右后侧壁(RPL)、右侧壁(RL)、前间隔(AS)、中间隔(MS)及后间隔(PS)房室旁道.对比分析RFCA术前、后心电图.观察RFCA术前、后额面电轴的改......
作者:吴珍峰;刘敏;惠杰 刊期: 2010- 02
-
Brugada综合征在中国大陆发病与临床特征的文献统计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中国大陆近十年来报道的Brugada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情况.方法通过中文学术期刊网、中国生物医学论文数据库及中国科技期刊网等获取资料,对1998年1月~2008年12月国内期刊报道的Brugada综合征患者进行区域分布、临床特征与治疗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Brugada综合征患者376例,男性占95.74%,主要分布于沿海与经济较发达地区.近60%患者晕厥发生时心电图或监护记录到......
作者:张凤祥;陈明龙;杨兵;陈红武;居维竹;单其俊;邹建刚;曹克将 刊期: 2010- 02
-
瑞舒伐他汀对病窦综合征双腔起搏术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
目的评价瑞舒伐他汀对病窦综合征(SSS)双腔起搏后阵发性心房颤动(AF)的作用.方法将78例双腔起搏术后1个月仍有阵发性AF的SS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9)和对照组(n=39).在治疗基础疾病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每晚顿服,对照组不予他汀药物治疗.随访1年,观察AF发作次数(次/天)、AF负荷(h/d)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治疗组起搏术后1年AF发作次数、AF......
作者:刘微微;沃金善;郭洁;李波 刊期: 2010- 02
-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不恰当治疗的分析及处理
目的总结分析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不恰当识别与治疗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对34例植入ICD患者记录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归类,统计ICD记录的各个事件的次数、ICD不恰当识别及治疗的原因.结果随访20.07±21.66(1~71)个月,ICD记录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共289次,7例接受不恰当的识别和治疗,ICD电击治疗83次,不恰当电击治疗21次(其中因心房颤动所致6次,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2......
作者:靳艳;于波;庞雪峰;程颖;赵卫华;齐国先 刊期: 2010- 02
-
Halo 电极远端电位方向逆转作为典型心房扑动消融终点标准的观察
目的探讨一种通过Halo电极远端电位方向发生逆转来判断典型心房扑动(简称房扑)三尖瓣环峡部线性消融成功的方法.方法20例典型房扑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治疗,将Halo电极经右股静脉置于三尖瓣环上,从远端电极至近段电极呈顺时针方向.于窦性心律下,行三尖瓣环至下腔静脉之间线性消融,与此同时,于冠状窦口行S1S1500ms起搏.消融过程中,Halo电极标测显示远端电极及近端电极呈双向传导.以Halo电极远端电......
作者:耿宁;孙英贤;邹德玲;李铁军;刘兴利;孙兆清 刊期: 2010- 02
-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CARTO系统电生理基质标测和射频导管消融
目的应用CARTO系统对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患者进行电解剖标测并指导射频消融治疗其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方法入选伴有室速反复发作的25例ARVC患者,年龄36±12岁,男性17例,有家族成员35岁以下早发猝死史3例.术前行常规心电图、心室晚电位、心脏B超检查.在窦性心律或/和心动过速时,电解剖标测三维重建右室.术中6例同时行右室造影检查.根据双极电图电压高低确定疤痕区、正常心肌和......
作者:方咸宏;吴书林;杨平珍;詹贤章;薛玉梅;廖洪涛;魏薇;钱为民 刊期: 2010- 02
动态资讯
- 1 长QT综合征患者置入心脏转复除颤器后发生电风暴一例
- 2 新生大鼠心肌Ito下降与心肌肥大的相关性研究
- 3 永存左上腔静脉畸形并慢性肺栓塞起搏器置入术一例
- 4 左上肺静脉超声消融时出现严重迷走反射一例
- 5 肺静脉异常电活动引起持续性心房颤动的电生理特点和消融治疗
- 6 右房静止与心肌疾病
- 7 隐匿性1型长QT综合征
- 8 具有自动夺获功能起搏器刺激除极波振幅的影响因素及远期随访
- 9 VVI与DDD对起搏术后患者心律失常的影响
- 10 房室滞后功能致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一例
- 11 心理特质对于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12 一种可以行临时起搏和起搏电极参数测试的双功能仪器
- 13 缬草单萜氧化物对兔单个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的影响
- 14 射频消融术后血小板CD62P、Ⅱb/Ⅲa的变化
- 15 美托洛尔对大鼠心肌梗死后钾通道Kv9.X基因表达的影响
- 16 感染的心律植入装置再利用于同一个体的研究
- 17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复律后突发脑梗塞二例
- 18 超声心动图对X线下右室中位间隔起搏导线定位的评价
- 19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有效性预测指标的研究状况
- 20 一种新的双腔起搏模式——AAISafeR与DDD模式的对比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