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是心血管学领域新兴学科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在国内心血管心律失常方面具有重大影响和享有较高的学术权威。面向广大的医务人员,特别是心血管专业的医务工作者,介绍心脏起搏、心电生理、心律失常学科的国内外重要进展,以及新的诊疗技术、防治经验等。多次荣获国家及湖北省优秀期刊,影响因子排序在同类期刊中名列前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265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421/R

邮发代号: 38-145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87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1997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7-2659
  • 国内刊号:42-1421/R
  • 出版周期:
期刊荣誉:1997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期刊收录: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3年第2期文章
  • 持续性心房颤动递进式消融术后复发患者的再消融治疗

    目的探讨递进式消融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术后复发房性心律失常的机制.方法对50例递进式消融术后复发房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再次消融,手术步骤如下:检查双侧肺静脉是否恢复传导,针对消融环上的“gap”(缝隙)补点消融以再次达到肺静脉电学隔离;如果复发心律失常类型为持续性房颤则继续行心房碎裂电位消融,如果复发心律失常类型为规律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或房颤经消融转为房速,则通过激动标测和拖带标测明......

    作者:张劲林;苏晞;唐成;张勇华;韩宏伟;李振;蒋萍;程光辉;邓成刚 刊期: 2013- 02

  • 钠通道相关遗传性心律失常的SCN5A基因筛查

    目的研究编码钠通道的基因SCN5A基因变异在国人遗传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分布特征.方法基于临床症状及心电图表现诊断为3型长QT综合征(LQTS)患者7例、房室传导阻滞(AVB)7例、病窦综合征(SSS)2例以及早期复极综合征(ERS)1例,共1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直接测序法对所有患者的DNA样本进行SCN5A基因筛查,对结果阳性者再进行家系中其他成员的筛查.结果17例患者中,在1......

    作者:高元丰;刘文玲;胡大一;梁璐;李小梅;周金台;郭成军;袁越;李蕾 刊期: 2013- 02

  • 心脏起搏患者无症状性心房颤动的检出及美托洛尔干预

    目的研究置入双腔心脏永久起搏器患者中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和无症状性房颤的发生率及美托洛尔干预效果.方法65例置人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分别于术后6个月(服药前),术后1年(每日口服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6个月后)进行随访程控起搏器,记录发生房颤例数、无症状性房颤例数、起搏器自动模式转换次数、房颤负荷,比较病窦综合征(SSS)组(n=31)和房室传导阻滞(AVB)组(n=34)组间及组内各参......

    作者:秦景梅;丛晓荣;宋涛;赵芳;侯彬 刊期: 2013- 02

  • 超声心动图对X线下右室中位间隔起搏导线定位的评价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对X线下右室中位间隔起搏(RVMSP)导线定位进行评价.方法2011年1月至2011年9月植入心脏起搏器114例.在X线引导下将心室主动导线固定于右室中位间隔(RVMS).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接受经胸超声检查判断心室主动导线的位置,采用胸骨旁短轴观,包括心尖水平、乳头肌水平、二尖瓣水平和主动脉水平.结果112例(98.25%)患者的右室主动导线位置可在超声下清晰显示.2例因严重的......

    作者:李强;白明;张璐;邓爱云;汪涛;张钲 刊期: 2013- 02

  • 圣犹达起搏器心室阈值自动管理功能测定阈值的临床观察

    目的总结圣犹达起搏器心室阈值自动管理功能测定的阈值变化特点.方法植入圣犹达起搏器患者73例,分别于术后24h、术后6~7d应用心室阈值自动管理方法测定心室起搏阈值,比较阈值的变化.结果同一患者术后6~7d时自动测定的心室起搏阈值(电压)和术后24h相同者有61例,降低0.25V者有11例,降低0.125V者有1例,升高0.25V者有1例,差异无显著性(0.008±0.005V,P>0.05).结论......

    作者:史宏岩;林文华;邸成业 刊期: 2013- 02

  • 应用Carto 3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射频消融治疗室性心律失常

    目的报告应用Carto3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射频消融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初步体验.方法采用Carto3与CartoXP系统,以单一专用导管行心室电解剖重建,激动顺序、起搏与拖带标测,实施射频消融.观察消融的即刻成功率、成功靶点的分布、并发症,手术时间及X线曝光时间、随访复发情况.比较Carto3与CartoXP系统两组数据.结果共人选22例患者,每组各11例,Carto3组即刻成功11例,成功消融部......

    作者:刘天骄;方冬平;郭成军;卢春山;郝蓬;何东方;李果;马克娟;刘冰 刊期: 2013- 02

  • 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的启始节律特征观察

    目的观察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发作的启始节律特征.方法由动态心电图(CardioTrak动态分析软件,杭州百慧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记录,并由时间RR间期(t-RR)散点图及相应心电图确诊为阵发性房颤的14例患者,再通过t-RR散点图及逆向技术追溯出相应房颤启始节律的诊断心电图,采用手工测定的方法,测定房颤启始前的5个波形,4个心动周期,计算早搏指数[房性早搏(简称房早)联律间期÷其前面的一房性心......

    作者:丁世芳;向晋涛;杨伶 刊期: 2013- 02

  • 右室心尖部与右室中位室间隔部起搏患者心功能及血浆白介素-6水平的比较

    目的比较右室心尖部(RVA)和右室中位间隔部(mid-RVS)起搏对患者左心功能及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探讨较佳的心室起搏部位.方法将92例植入DDD或DDDR型起搏器患者按起搏部位起搏比例不同分为3组,RVA起搏组(n=35)、mid-RVS组(n=30)和对照组(n=27),RVA组与对照组右室电极置于RVA.mid-RVS组右室电极置于mid-RVS.对比观察三组患者起搏......

    作者:李文华;邹建刚;何国平;李勇;季建国;周惠芬;黄艳红 刊期: 2013- 02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心房颤动(AF)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401例行CABG的病历资料,根据术后住院期间(1周内)有无AF发生分为AF组与非AF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筛选CABG后AF的高危因素,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CABG后AF发生率为27.93%(112/401).单因素分析显示AF组年龄较大、病史较长、左房内......

    作者:付海霞;赵子牛;张嘉莹;程兆云;张静 刊期: 2013- 02

  • 肥厚型心肌病并短QT间期患者一例——临床和分子遗传学分析

    目的探讨国人肥厚型心肌病合并短QT间期患者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肥厚型心肌病并短QT间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血样标本,利用DNA直接测序法对10个候选离子通道基因(SCN5A、HERG、KCNQ1、KCNJ13、Kir2.1(KCNJ2)、KV4.2、KV4.3、Kir3.1、KV1.5及CACNA1C)的外显子,及外显子和内含子交界区进行测序,寻找基因变异,并分析其发生心源性猝死风险.结果收......

    作者:俞建华;周琼琼;胡金柱;周慧;刘欣;熊琴梅;申阳;刘秀霞;陈静 刊期: 2013-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