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是心血管学领域新兴学科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在国内心血管心律失常方面具有重大影响和享有较高的学术权威。面向广大的医务人员,特别是心血管专业的医务工作者,介绍心脏起搏、心电生理、心律失常学科的国内外重要进展,以及新的诊疗技术、防治经验等。多次荣获国家及湖北省优秀期刊,影响因子排序在同类期刊中名列前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265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421/R

邮发代号: 38-145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87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1997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7-2659
  • 国内刊号:42-1421/R
  • 出版周期:
期刊荣誉:1997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期刊收录: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1年第2期文章
  • 双腔起搏器电极断裂二例

    例1男性,77岁,因陈旧性心肌梗死、Ⅲ度房室阻滞(AVB)于1999年7月安装VDDR永久起搏器(电极型号425-04)。当时经右侧头静脉途径置入心房、心室电极,手术顺利。1999年9月突然出现阵发性头晕、晕厥3次,心电图示Ⅲ度AVB,起搏器功能失灵。入院时体格检查:血压120/80mmHg,肺部听诊无异常,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40次/分,律齐,可闻及大炮音,轻轻按压脉冲发生器部位有时可呈起搏心律......

    作者:陈金明;廖德宁;黄佐;殷仁富;吴宗贵 刊期: 2001- 02

  • 经胃食管电极心室起搏抢救外科手术中心脏停搏三例

    例1男性,57岁。因胆石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胆囊摘除术。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入院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部分导联ST-T改变。术中第40min,患者心率降为28次/分,接着出现心脏停搏,立即胸外心脏按压,同时应用胃食管电极行心室起搏,电极插入深度为45cm,发放脉冲宽度40ms,起搏阈值22V,频率75次/分,起搏约10min后,病人心跳恢复。术后病人情况良好。例2男性,78岁。因前列腺肿瘤行手......

    作者:王永东 刊期: 2001- 02

  • 双心室多发性粘液瘤伴Ⅲ度房室阻滞一例

    患者男性,26岁。因咳嗽气促伴痰中带血2月,腹胀、下肢水肿1周入院,不伴胸痛。入院检查:T35.8℃,P78次/分,R20次/分,BP96/69mmHg,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右肺下部叩诊浊音,两肺可闻及湿罗音,心界向左扩大,心率78次/分,心律齐,腹膨隆,肝肋下1cm,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阳性,肾区无叩痛,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胸片示左肺多发性结节影,右下肺团片状影,右胸腔少许积液,心影增大,心胸......

    作者:韦铁民;王春明;陈礼平 刊期: 2001- 02

  • VVI心脏起搏后发生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二例

    例1男性,86岁,反复晕厥发作2年半入院。2年半前因晕厥以及Ⅲ度房室阻滞,室性逸搏心律,在我院行VVI起搏器安置术。术前QT间期0.72s,术后0.68s;起搏心率70次/分。术后1年又因反复晕厥入院。心电图示人工心室起搏心律,QT间期延长(0.74s)。入院后第5天又突发晕厥,心电监护提示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急查血钾:3.52mmol/L。经心前区拳击及心脏按压转复为心室起搏心律,......

    作者:吴沃栋;陈次滨 刊期: 2001- 02

  • 经球囊超声导管消融对肺静脉的电隔离作用--附一只犬的动物实验报告

    试研究球囊超声导管消融能否电隔离肺静脉、是否造成肺静脉的急性或者慢性狭窄。报告1只犬的左上肺静脉经球囊超声导管消融电隔离结果。经房间隔将球囊超声导管的球囊置于左上肺静脉与左房的交界处,消融至电隔离。消融前后行肺静脉造影检查,2个月后行病理检查。结果:消融开始至隔离的时间为1160s。有效消融表现为肺静脉内的A波振幅逐渐降低,SP间期的逐渐延长至出现肺静脉与心房的电隔离。消融前与消融后15min的造......

    作者:罗杰;黄定九;陈润芬;徐俊;周笙珩;顾达兵;周玮 刊期: 2001- 02

  • 低能量心脏除颤心肌损伤的实验研究

    在13只犬的低能量心脏除颤实验中,应用病理检查、除颤心电图记录以及除颤前后肌酸磷酸激酶及其同工酶(CPK和CPK-MB)测定三种方法探测心肌损伤。肉眼观察和显微镜检查见到5只犬(除颤7~21次,能量10~40J)电极处心脏轻度充血,2只犬(除颤9~20次,能量20~50J)心肌苍白、心内膜附有血栓,6只犬(除颤7~29次,能量10~60J)心内膜水肿、血栓形成、局部心肌断裂和退行性变、心肌间质出血......

    作者:高蕴雅;龚镇楠;朱伯良;张觉先;孙友法;方祖祥;石镭;戚文航;王志刚 刊期: 2001- 02

  • Brugada综合征电生理和基因研究

    在美国,心室颤动(VF)引起的猝死每年超过30万人[1,2],其中约5%~12%无器质性心脏病。Brugada等[3]报道一组发作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VT)或VF患者,心电图QT间期正常,右束支传导阻滞及右胸前导联V1~3ST段持续抬高,而心脏超声、心室造影和部分病例心内膜活检均未见异常,该组病例被称为Brugada综合征。本文就近年该综合征的细胞电生理、基因突变和ST段抬高的机理研究进行总结。......

    作者:赵智深;黄从新 刊期: 2001- 02

  • 低能量心脏起搏电极的回顾与进展

    心脏起搏电极作为起搏器与心脏之间连接的桥梁,不仅影响起搏器的起搏和感知功能,而且对降低起搏器电池消耗起着重要作用。实现低能量起搏的关键技术在于设计和应用低耗能和高感知的电极。近十多年来,心脏起搏电极的设计有了诸多改进,如减小电极头面积,设计多孔或微孔的电极表面,以及选用一些高惰性材料如铂、碳等制造电极,大大的降低了起搏阈值。特别是分形镀复电极(fractally-coatedlead)和激素释放电......

    作者:张萍;崔长综;张全发 刊期: 2001- 02

  • 从索他洛尔电生理作用评价其抗心律失常作用

    从索他洛尔(sotalol)电药理和电生理作用探索其抗心律失常机制。方法:①采用经典的微电极方法和膜片钳技术观察sotalol对豚鼠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APD)和膜离子流的作用;②运用心内膜单相动作电位(MAP)技术观察sotalol对狗APD、有效不应期(ERP)的影响;③监测药物浓度与QT间期关系。结果:①索他洛尔对内向整流性钾流、钠内流、慢钙内流无影响,仅对延迟整流性钾流(IK)有抑制作用......

    作者:朱健华;沈浮;祝玉成;张克智;扬向军;蒋文平 刊期: 2001- 02

  • 经导管消融肺静脉治疗局灶性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

    局灶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肺静脉消融治疗是近年房颤研究的一项重要突破,虽然目前还只是在少数中心开展,但进展相当迅速。特别是近一年多来,消融靶点和终点的改变、新型标测系统的应用以及新型消融器械的问世使其成为一个极为活跃的研究热点。本文就此进展作一综述。1肺静脉消融的新靶点--肺静脉开口1.1肺静脉点状消融的局限性[1]虽然点状消融肺静脉内的异位灶或环状消融肺静脉开口部(或近端)均能治疗肺静脉起源的......

    作者:刘兴鹏;曹林生;马长生 刊期: 2001-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