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是心血管学领域新兴学科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在国内心血管心律失常方面具有重大影响和享有较高的学术权威。面向广大的医务人员,特别是心血管专业的医务工作者,介绍心脏起搏、心电生理、心律失常学科的国内外重要进展,以及新的诊疗技术、防治经验等。多次荣获国家及湖北省优秀期刊,影响因子排序在同类期刊中名列前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265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421/R
邮发代号: 38-145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87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1997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7-2659
- 国内刊号:42-1421/R
- 出版周期:
-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心房颤动高危者的胺碘酮预防试验
目的对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患者发生心房颤动(AF)的危险性分级,对高危者给予胺碘酮预防,观察效果.方法2008年10月至2009年7月CABG病人,符合研究条件的病例根据危险因素分组,有既往AF者,或有年龄>65岁、左房内径>45mm、射血分数......
作者:虞敏;王利民;施盛;袁忠祥;刘少稳 刊期: 2010- 03
-
阵发性心房颤动环肺静脉消融术中出现去迷走效应对疗效的影响
目的观察环肺静脉消融电隔离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术中出现去迷走效应及消融碎裂电位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对89例阵发性房颤患者行环肺静脉射频消融术治疗,消融终点为肺静脉电隔离,将术中出现去迷走效应及标测到碎裂电位并进行消融的房颤患者列为阳性组,余患者列为阴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天、3个月、6个月的心率变异性(HRV)指标、左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EF)的变化.结果89例......
作者:木胡牙提;仇萍;马依彤;林涛;刘志强;张燕一 刊期: 2010- 03
-
经主动脉无冠窦内射频消融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
目的探讨起源于主动脉无冠窦或其邻近组织的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心脏电生理特点及经射频导管消融方法.方法13例患者男3例,女10例,年龄52.7±9.8岁,阵发性房速病史4.2±4.5年.心房刺激诱发房速后,分析体表心电图P′波特点并于右房及主动脉无冠窦内进行激动标测.均于无冠窦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13例心房刺激均能反复诱发或终止房速,平均周长340.9±46.0ms,房速时P′波时限7......
作者:梁延春;王祖禄;杜丹;梁明;韩雅玲 刊期: 2010- 03
-
术前血浆大内皮素-1水平对环肺静脉消融后心房颤动复发的预测作用
目的探讨环肺静脉射频消融(CPVA)治疗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术前血浆大内皮素-1(bigET-1)浓度能否预测术后房颤复发.方法119例房颤患者接受单一术者进行的单次CPVA手术,其中阵发性房颤75例,持续性房颤44例.房颤复发定义为随访期内心电图和/或24h动态心电图证实房颤发作持续时间≥30s.术前血浆bigET-1浓度测定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结果在28±12个月的随访中,CPVA......
作者:刘俊;侯煜;李晓枫;方丕华;张澍 刊期: 2010- 03
-
环肺静脉电隔离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房功能的影响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环肺静脉电隔离术(CPVA)对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左房功能的影响.方法PAF患者81例,择期行CPVA,据术后PAF有无复发分为成功组及复发组;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术前及术后3天、3个月、12个月时静息状态下左房主动排空容积(LAAEV)、左房主动排空分数(LAAEF)、左房大容积(LAVmax)、左房总排空容积(LATEV)、左房总排空分数(LATEF)、二尖瓣血......
作者:郭飞;汤宝鹏;张燕一;周贤惠;朱建兵;张疆华;韩伟;马依彤 刊期: 2010- 03
-
微创胸腔镜心外膜电极同步化技术治疗心肌病心力衰竭十例
目的探讨微创胸腔镜心外膜电极技术完成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同步化治疗的效果.方法10例心肌病心衰患者经心电图和组织多普勒技术明确诊断心衰伴心脏不同步运动.患者在全麻双腔气管插管放射线引导下行左锁骨下静脉穿刺放置右房和右室心内膜电极.然后利用微创胸腔镜和心外膜电极技术,在术中组织多普勒食管监测下测试左室侧壁不同位置,寻找同步化效果理想的位置,并使用无损伤缝线固定左室心外膜电极.围术期监测心脏结构、功能......
作者:张海波;孟旭;张烨;李治安;李岩;韩杰;曾文;曾亚萍 刊期: 2010- 03
-
房间隔起搏对病窦综合征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影响
目的探讨房间隔起搏(ASP)对病窦综合征(SSS)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影响.方法12例SSS合并PAF行DDD(房间隔部)起搏,术前查常规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DCG)及超声心动图,测量长P波时限(Pmax)、短P波时限(Pmin),计算P波离散度(Pd),观察PAF发作例数、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测量左房直径等,术后1周内、3个月及1年时复查心电图、DCG及超声心动图,并统计起搏心搏......
作者:钱志宏;何国平;李文华;徐波 刊期: 2010- 03
-
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对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出血的影响
目的研究围手术期应用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对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出血的影响.方法回顾3年来在本院行起搏器植入或更换的患者资料,对其中血栓高危患者在不停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的情况下,手术完成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围手术期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方法及术后囊袋出血情况.结果所有2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15例术后起搏器囊袋正常,4例囊袋部位出现大于5cm×5cm瘀斑,7例发生囊袋血肿,其中严重出血5例,发生率为19......
作者:王禹川;盛琴慧;李康;蒋捷;周菁;丁燕生 刊期: 2010- 03
-
采用螺旋电极行房间隔起搏的初步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螺旋电极行房间隔起搏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需行DDD起搏的患者40例分为两组:房间隔组20例采用螺旋电极行房间隔起搏;右心耳组20例采用翼状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心耳起搏.总结手术方法,观察两组起搏参数及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手术即刻及术后随访的起搏参数稳定,两组间无差异.随访12.43±2.85个月,房间隔组起搏后NYHA心功能分组Ⅰ、Ⅱ、Ⅲ级分别为18,2,0例,而右心耳组则分别为1......
作者:杨文慧;郭涛;赵玲;李淑敏;杨军;华宝桐 刊期: 2010- 03
-
保留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导丝行左室起搏一例
患者男性,77岁,间断胸闷、气短、心慌4年,加重1月入院,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Ⅳ级.入院后给予优化的药物治疗后,植入了Medtronic8042三腔起搏器.植入过程中4193型左室电极进入多处冠状静脉均起搏不良,而利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导丝于心侧静脉进行延伸起搏后获得满意阈值(1.5V),但阻抗较低仅有306Ω,患者起搏器植入处肌肉跳动明显,将左室电极起搏模式由Unipolar改为LVt......
作者:易甫;刘兵;武峰;沈敏 刊期: 2010- 03
动态资讯
- 1 心电散点图揭示的窦性心率跳跃式减速现象及散点图特征
- 2 鞘中鞘联合双导丝技术易化左室电极导线植入一例
- 3 卡托普利对豚鼠心室细胞动作电位及外向延迟整流钾电流的作用
- 4 慢性心房颤动伴有二尖瓣病的迷宫手术八年随访
- 5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脏大静脉肌袖电活动特征的临床研究
- 6 盐酸关附甲素对豚鼠和大鼠心肌细胞钾通道的阻断作用
- 7 P波离散度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及卡托普利对其影响
- 8 室性早搏诱发的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 9 动态心房超速起搏预防阵发性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
- 10 房间隔膨出瘤伴房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一例
- 11 从精准医疗看急性心肌梗死后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
- 12 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多环心房扑动的射频消融治疗
- 13 窦房结细胞缝隙连接蛋白与电传导特性的研究进展
- 14 室内传导障碍对心室再同步化的影响(病例分析)
- 15 左右房室旁道交替性逆传参与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成功一例
- 16 新型Ⅲ类抗心律失常药
- 17 心脏房室交界区双(多)径路传导的形态学基础
- 18 国内心律植入装置电极导线拔除的概况
- 19 左束支传导阻滞伴急性心肌梗死一例
- 20 组织多普勒显像指导心脏再同步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