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是心血管学领域新兴学科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在国内心血管心律失常方面具有重大影响和享有较高的学术权威。面向广大的医务人员,特别是心血管专业的医务工作者,介绍心脏起搏、心电生理、心律失常学科的国内外重要进展,以及新的诊疗技术、防治经验等。多次荣获国家及湖北省优秀期刊,影响因子排序在同类期刊中名列前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265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421/R

邮发代号: 38-145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87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1997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7-2659
  • 国内刊号:42-1421/R
  • 出版周期:
期刊荣誉:1997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期刊收录: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5年第3期文章
  •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治疗患者的心房颤动回顾性分析

    回顾性分析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治疗患者中心房颤动(AF)的发生率,评价AF对ICD治疗患者再次住院、不适当放电治疗和总死亡率的影响.182例ICD置入患者,随访48±17个月,用存活率回归分析等相关统计方法,对AF组和窦律(SR)组再住院率、不适当放电治疗和总死亡率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室性心律失常再发生率和再住院率上无明显差异(P>0.05).存活率分析,AF组患者较SR组患者低(P......

    作者:彭健;José M González Rebollo;Antonio H Madrid;易绍东;孟素荣;Concepción Moro 刊期: 2005- 03

  • 心房颤动患者体表心电图QT间期的变化

    探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体表心电图QT间期的变化.入选81例房颤患者和71例对照者,测量Ⅰ导联和V2导联QT间期,根据Bazett公式计算QTc.结果:窦性心律时V2导联QT间期可测量性略高于Ⅰ导联,而房颤时相反.V2导联测得的QTc比Ⅰ导联长.房颤组与对照组比较,窦性心律时Ⅰ导联和V2导联的QTc两组间均无明显差异;房颤发作时Ⅰ导联QTc较对照组延长(429.01±43.08msvs408.......

    作者:曾治宇;王方正;谭琛;张澍;浦介麟 刊期: 2005- 03

  • 起搏器自动夺获功能失活的观察分析

    观察分析自动夺获(AC)功能无法正常工作的原因.41例患者置入具有AC功能的起搏器,术后1周、1个月、3个月随访体表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应用程控仪进行遥测和程控,测定刺激除极波(ER)振幅、极化电位(PS)等参数,观察AC功能的工作情况.结果:41例经术后随访起搏器功能正常.5例(12.2%)在术中虽经多次调整电极位置,也无法术中使用AC功能.4例ER值始终低,极化电位较高(ER/PS10mV,E......

    作者:王慧;屈百鸣;吴立萱;王长华;洪银维 刊期: 2005- 03

  • 典型心房扑动射频消融术后发生心房颤动患者的心房电生理特性

    分析典型心房扑动(简称房扑)射频消融术后发生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的心房电生理特性,探讨心房内传导时间在房颤发生中的意义.56例典型房扑患者,其中19例有器质性心脏病,16例在消融前有房颤发作.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的电生理检查及标测,记录消融前后心房的电生理参数.根据消融术后随访是否有房颤的发生分为两组进行分析.结果:56例房扑患者全部消融成功,随访14±12(6~60)个月,中位数14个月.消融......

    作者:汤建民;张彦周;邱春光;董建增;袁义强 刊期: 2005- 03

  • QT离散度对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预测价值的再探讨

    研究体表心电图QT离散度(QTd)对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是否有预测价值.将204例入选心脏病例的QTd按级差5ms分段,计算各时段病例中频发室性早搏(VPB≥30次/小时)以及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的发生率.以各时段QTd的上限值为变量,对各时段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与QTd上限值进行相关性研究.将上述室性心律失常者分设为VPB组(n=52)和VT+VF组(n=46).在其余入选病例中......

    作者:潘海燕;顾勇;朱健华;王无锡 刊期: 2005- 03

  • 导管射频消融经验性肺静脉电隔离治疗心房颤动的疗效评价

    研究导管射频消融经验性肺静脉电隔离治疗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疗效,2001年8月到2003年12月连续收治的131例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中,107例行经验性肺和/或上腔静脉电隔离.术中只要所标测静脉的肌袖电位明确且与心房之间存在传导关系,以及标测和消融电极导管到位不困难,则行环状电极指导下的节段性消融静脉电隔离.术后不用除β受体阻滞剂以外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症状缓解且无房颤的心电图证据判定为......

    作者:刘少稳;杨延宗;高连君;夏云龙;李世军;尹晓盟 刊期: 2005- 03

  • 在心脏直视手术下儿童Koch三角的测量研究

    观测儿童心脏疾病状态下Koch三角的大小及其变化,指导儿童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径的射频消融法的定位.选择心外科住院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患者19例.术中直视测量Koch三角的各条径线.计算Koch三角各径线与身高、体重、体表面积及超声所测心脏各心腔大小之间两变量间的关系.结果:Koch三角的高12.7±4.6mm、冠状窦口(CSO)下缘到三尖瓣(TV)隔瓣的近距离6.3±2.5mm;Todar......

    作者:孟令东;郑司亮;周聊生 刊期: 2005- 03

  • 环形标测电极指导下射频导管消融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

    探讨环形电极对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RVOT-VT)的标测指导作用及射频消融方法.6例特发性RVOT-VT患者,男4例、女2例,年龄35.0±6.3(18~42)岁.行常规电生理检查,应用环形电极标测右室流出道,以早激动点结合窦性心律下起搏标测确定靶点.结果:4例起源于右室流出道间隔前部,1例起源于间隔后部,1例起源于游离壁,6例均成功进行了射频消融,成功率100%.平均手术时间78±22min......

    作者:邱春光;黄振文;卢文杰;陶海龙;韩战营;杨海波 刊期: 2005- 03

  •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经不同方式起搏的诱发率及电生理特性

    探讨右房、右室刺激诱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规律及电生理特性.58例经食管调搏诊断为AVNRT的患者,在行射频导管消融(RFCA)前接受心内电生理检查(经右房、右室的程序期前刺激和分级递增刺激).结果:38例经右房和右室刺激均可诱发,有13例仅能经心房刺激诱发,4例仅能经心室刺激诱发,其中3例仅能为心室分级递增刺激诱发;3例静脉点滴异丙肾上腺素或静脉注射阿托品后再次心房或心室刺激诱发......

    作者:张永春;黄陆力;李红军;张卫国;陈志刚;吕风华;张素荣 刊期: 2005- 03

  •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转复窦性心律复发影响因素的研究

    为探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简称房颤)转复窦性心律后的远期复发率及影响因素.选择2000~2002年住院诊断房颤,并进行药物或电转复后成功者,随访1年比较房颤复发与未复发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房颤复律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386例房颤患者复律成功,1年后135例复发,复发率为35%,以复律后1周内发生率高(53%).复发与未复发组在年龄、复律方法、基础心脏疾病、复律后是......

    作者:孙艺红;胡大一 刊期: 2005-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