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是心血管学领域新兴学科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在国内心血管心律失常方面具有重大影响和享有较高的学术权威。面向广大的医务人员,特别是心血管专业的医务工作者,介绍心脏起搏、心电生理、心律失常学科的国内外重要进展,以及新的诊疗技术、防治经验等。多次荣获国家及湖北省优秀期刊,影响因子排序在同类期刊中名列前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265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421/R

邮发代号: 38-145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87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1997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7-2659
  • 国内刊号:42-1421/R
  • 出版周期:
期刊荣誉:1997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期刊收录: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7年第4期文章
  • 直立训练对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直立训练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对46例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的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进行至少4周的直立训练,根据随访结果,将其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对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1年随访,34例(74%)患者无晕厥复发,12例(26%)患者复发晕厥或晕厥先兆,复发组年龄较高(51±17岁vs32±11岁,P<0.05),治疗前晕厥发作的次数较少[1(1~2)次vs3(1~4)次,......

    作者:曾辉;张慰伦;葛堪忆 刊期: 2007- 04

  • 永久心脏起搏器在高龄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置入心脏起搏器高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置入注意事项.方法150例高龄(≥80岁)患者首次置入心脏起搏器(高龄组).另外,随机选取50~79岁的同时期首次置入心脏起搏器患者150例(非高龄组)进行比较.观察指标包括缓慢心律失常的类型、起搏模式的选择、术中起搏参数、手术成功率、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①病窦综合征和房室传导阻滞两组无差别,但两种缓慢心律失常并存及双分支和三分支传导阻滞在高龄组明显增......

    作者:宿燕岗;王蔚;王敏华;柏瑾;葛均波 刊期: 2007- 04

  •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心室机械功能的变化

    目的研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患者心室机械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CRBBB的患者48例为CRBBB组,另选取心电图正常的健康成人42例为正常组.应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PW-TDI)测量CRBBB患者心肌组织的运动速度与时间间期指标以反映其心室机械功能的变化.结果①与正常组比较,CRBBB组右室侧壁基部收缩波峰值速度(Sm)减小、舒张早期波峰值速度(Em)减小、Em/舒张晚期波(A波......

    作者:张琴;王磌;薛明华;张迅英;曹万才;HOU Ying-long 刊期: 2007- 04

  • 心房颤动患者RR长间期的分布规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时RR长间期的发作规律及射频消融术后的变化,探讨房颤RR长间期的临床意义.方法记录并分析持续性/永久性房颤患者动态心电图中RR长间期发生时间及次数,对因永久性房颤行环肺静脉电隔离(CPVA)术治疗者,观察其转复窦性心律后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情况.结果205例患者中203例(99.02%)出现≥1.5s长间期,24:00时至凌晨04:00时出现次数多,10:00时至12:00......

    作者:刘冰;马长生;郭成军;徐霞;裴丽;陈辉;张英川 刊期: 2007- 04

  • 慢性胆囊炎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变化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目的探讨慢性胆囊炎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CANF)变化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对61例慢性胆囊炎患者进行标准CANF试验,据测试结果分成阳性组(CANF+)及阴性组(CANF-).健康人60例为对照组.记录24h动态心电图并进行HRV分析.结果慢性胆囊炎患者CANF异常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高(72.1%vs28.3%,P<0.05),且主要表现为迷走神经功能异常;与对照组比较,CANF+组......

    作者:鲁永菊;罗建设;周蜜;李峰;谢辉;宋微 刊期: 2007- 04

  • 显性多旁道的电生理特点和射频消融治疗

    目的报道显性多旁道的心电生理特点和射频消融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显性多旁道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旁道分布特点、心动过速类型及消融治疗的效果.结果①70例均有心动过速发作史,29例有2种、6例有3种心动过速;②70例共有158例显性旁道,18例为3条旁道,52例为2条旁道;③61例可诱发AVRT,其中13例为逆向型AVRT;④消融患者的成功率为97.1%(68/70例),消融的旁道成功率为98.7......

    作者:余锂镭;吴校林;刘华芬;江洪 刊期: 2007- 04

  • 应用磁导航技术遥控标测和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

    目的在数种快速性心律失常中,观察应用磁导航技术行遥控标测和消融治疗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对复杂程度不同的心律失常患者,采用NiobeⅡ磁导航系统(Stereotaxis,Inc)遥控操作,用HeliosⅡ磁性标测和消融导管行射频温控消融治疗.结果12例入选,男8例,女4例,年龄36.83±13.05岁.4例有晕厥,1例有心脏骤停,5例有器质性心脏病.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3例,左前游离壁房室旁道3例......

    作者:郭成军;吕树铮;陈韵岱;张英川 刊期: 2007- 04

  • 心室后心房不应期延长导致双心室起搏抑制一例

    患者男性、72岁,因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术后因心室后心房不应期(PVARP)设置过长造成心房不应期感知,双心室起搏抑制,心力衰竭加重,经缩短PVARP后好转.提示行CRT时PVARP设置不易过长,以防影响双心室起搏的正常工作.......

    作者:曲海波;李占全;李彤;袁龙;李丽 刊期: 2007- 04

  • 胺碘酮对肥厚心肌钙调蛋白激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口服胺碘酮对肥厚心肌细胞钙调蛋白激酶(CaMK)活性的影响,探讨胺碘酮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肥厚组和胺碘酮组,每组10只,喂养3个月,制备兔左室楔形心肌块.同步记录楔形心肌块容积心电图和内、外膜心肌细胞跨膜动作电位(TAP),程序电刺激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并观察各组QT间期、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早期后除极(EAD)和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

    作者:吴蔚;张存泰;陈柏迪;贺莉;任勇 刊期: 2007- 04

  • 胺碘酮对模拟缺氧状态下大鼠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和内向整流钾电流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胺碘酮对模拟缺氧状态下急性分离的大鼠心室肌单细胞复极相中瞬时外向钾电流(Ito)和内向整流钾电流(IK1)通道的影响,探讨其在该条件下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酶解法分离获取大鼠单个心室肌细胞,通过持续通以模拟缺氧细胞外液建立体外模拟缺氧模型,采用全细胞膜片钳实验技术研究胺碘酮对该条件下Ito和IK1的作用.结果胺碘酮呈剂量依赖性降低Ito和IK1电流幅值,对Ito抑制效应的起始浓......

    作者:黄冬;李京波;魏盟 刊期: 2007-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