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是心血管学领域新兴学科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在国内心血管心律失常方面具有重大影响和享有较高的学术权威。面向广大的医务人员,特别是心血管专业的医务工作者,介绍心脏起搏、心电生理、心律失常学科的国内外重要进展,以及新的诊疗技术、防治经验等。多次荣获国家及湖北省优秀期刊,影响因子排序在同类期刊中名列前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265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421/R

邮发代号: 38-145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87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1997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7-2659
  • 国内刊号:42-1421/R
  • 出版周期:
期刊荣誉:1997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期刊收录: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2年第4期文章
  • 西南部分地区远程心电检测与动态心电图的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中心数据库远程动态心电(TTECG)检测资料与普通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测资料进行对比观察.方法选择本院心脏远程监护中心进行TTECG检查与Holter检查的病人,从2007年7月至2010年11月各26625例患者.结果TTECG正常3678(13.83%),心律失常者22914(86.17%),其中3例患者死亡,分别是室性心动过速(1例)、房室传导阻滞(1例)、交界性逸搏(1例)......

    作者:储伟;苟永超;王伟;吴宝明;王旭开 刊期: 2012- 04

  • 改良起搏导线留置方法在二尖瓣置换手术围术期的应用

    目的通过探讨一种改良的心外膜起搏导线留置方法,帮助二尖瓣置换手术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方法对术前评估存在特定因素的35例二尖瓣置换患者,采用在心外膜同时留置2根相同的起搏导线的方法,观察临时起搏器起搏效果.结果本组中35例患者按照改良的方法留置起搏导线,33例起搏器治疗有效,2例通过正、负极接口对调,加大起搏输出电流,起搏器也能正常工作.总体治疗有效率为100%.患者均康复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作者:刘学;董兵;刘晓隗;仲京 刊期: 2012- 04

  • CARTO指导下三尖瓣环峡部解剖特征对线性消融的影响

    目的探讨CARTO系统指导下三尖瓣环峡部(CTI)的解剖学特点及其对线性消融的影响.方法接受CTI线性消融的患者,其中典型心房扑动5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10例及持续性房颤40例.利用CARTO系统对三尖瓣峡部长度、跨度及深深度进行测量并根据深度分为囊袋型、凹陷型和平坦型.根据CTI长度将患者分为两组,长组≥35mm,短组<35mm.记录CTI消融成功所需时间,同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结果不......

    作者:卢晓峰;陈松文;陈岗;张锋;严轶文;孟伟栋;诸葛萦;刘少稳 刊期: 2012- 04

  • 心房颤动周长与导管消融效果的关系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以及不同因素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房颤周长(AFCL)的特点以及与导管消融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行导管消融的房颤患者35例,其中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分别为20例和15例.所有患者术前房颤心律下行食管电生理检查,记录左房后壁电活动,测量房颤周长.结果持续性房颤AFCL显著短于阵发性房颤患者(143±33msvs151±31ms,P<0.05).AFCL与性别、是否合并高血压、糖......

    作者:韩瑞平;郭丽娟;张俊岭;郑群 刊期: 2012- 04

  • 缬沙坦对病窦综合征双腔起搏术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影响

    目的评价缬沙坦对病窦综合征(SSS)双腔起搏后阵发性心房颤动(AF)的作用.方法双腔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术后随访时选出有阵发性AF者81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n=41)和对照组(n=40).在治疗基础疾病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缬沙坦80mg,每晚顿服,对照组不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类药物治疗.随访1年,观察AF发作次数、AF负荷及左房内径.结果治疗组起搏术后1年AF发作次数、AF负荷、左房内径明......

    作者:李琳;沃金善;赵青;郭洁;刘微微;程文波 刊期: 2012- 04

  • 围术期停用他汀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房颤动的影响

    目的探讨常规接受他汀治疗的患者围术期停用他汀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心房颤动(AF)的影响.方法207例CABG前已在服用他汀至少1个月的患者,按围术期是否停用他汀,随机分为他汀组(n=103)与停用他汀组(n=104).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AF发生情况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结果两组在临床资料、围术期参数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停用他汀组AF发生率显著高于他汀......

    作者:赵子牛;程兆云;王圣;张志东;乔刚;赵健;付海霞 刊期: 2012- 04

  • 长期右室心尖部起搏对三尖瓣返流的影响

    目的探讨长期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基础心功能正常患者三尖瓣返流的影响.方法入选更换起搏器的住院患者和门诊复诊的起搏器患者;所有入选患者于起搏器植入前和植入后均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植入前后三尖瓣返流程度的变化,并根据患者起搏器植入年限(≤6月、6个月至3年、≥3年)和心室起搏百分比(≤35%、≥85%)分别进行亚组分析比较各亚组的三尖瓣返流程度.结果共入选69例,两次超声心动图评估相隔时......

    作者:赵波;宋建平;邹操 刊期: 2012- 04

  • His束旁特发性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点及射频消融

    目的回顾分析His束旁室性早搏(PVCs)的心电图(ECG)特点和射频消融方法.方法选择2005年至2011年5月间的7例His束旁的PVCs,并与136例起源于右室流出道(RVOT)的PVCs的12导联ECG进行对比分析并总结射频消融治疗的经验.结果与起源于RVOT的PVCsECG对比,起源于His束旁PVCs的12导联ECG中aVL导联多表现为振幅较低,多以R波为主.V1导联多为QS型(85.......

    作者:谷宏越;石铭宇;梁兆光;曲秀芬 刊期: 2012- 04

  • 变异型心绞痛伴阵发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Ⅱ度房室传导阻滞一例

    1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胸痛发作初始Holter记录到Ⅱ度房室传导阻滞、V2~V4导联ST段呈下斜型抬高,继而出现频发室性早搏及阵发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冠状动脉造影未发现明显异常.此例可能为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或冠状动脉痉挛,局部代谢产物作用于房室结,导致胸痛时快速性和缓慢性心律失常同时出现.......

    作者:林宪如;戴红艳;阎娜 刊期: 2012- 04

  • 经冠状静脉窦消融心外膜旁道一例

    患者女性,阵发性心慌10余年.食管电生理检查示隐匿性左侧房室旁道并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5年前曾在外院行常规射频消融失败.心内电生理检查:心动过速时冠状静脉窦(CS)处A波呈偏心传导,CS3-4至CS9-10处可见高尖的冠状静脉窦肌袖电位,CS3-4处VA融合,且A波早,CS1-2处VA分开,且A波晚,但大头消融电极导管于二尖瓣瓣上未标测到VA融合.后于冠状静脉窦内3.5cm处偏心室侧(靶点为小A大......

    作者:邓成钢;韩宏伟;张劲林;李振;刘志;苏唏 刊期: 2012-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