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是心血管学领域新兴学科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在国内心血管心律失常方面具有重大影响和享有较高的学术权威。面向广大的医务人员,特别是心血管专业的医务工作者,介绍心脏起搏、心电生理、心律失常学科的国内外重要进展,以及新的诊疗技术、防治经验等。多次荣获国家及湖北省优秀期刊,影响因子排序在同类期刊中名列前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265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421/R
邮发代号: 38-145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87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1997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7-2659
- 国内刊号:42-1421/R
- 出版周期:
-
左束支阻滞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对射频消融成功的影响初探
对心电图呈左束支阻滞型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的临床特点和心电图进行分析,以了解哪些因素可以预测此类患者从右室流出道行射频消融的成功率.对26例特发性室速的患者进行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手术,全部患者室速时的心电图呈左束支阻滞.结果:26例中,22例于右室流出道进行了成功消融,成功和未成功消融的患者临床特征和电生理无明显区别,成功消融的患者中胸前V1导联心电图呈rS型(12例)和QS型(10......
作者:彭长农;衣为民;胡雪松;龙娟;李忠红;程硕滔 刊期: 2004- 03
-
His束逆传不应期心室早搏刺激鉴别间隔隐匿性旁道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探讨His束逆传不应期心室早搏刺激法临床应用时的注意事项.37例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20例间隔部隐匿性快旁道引起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患者,成功消融前在常规行腔内电生理检查的同时均行His束逆传不应期心室早搏刺激法.结果:心动过速时His束逆传不应期内心室早搏刺激,37例AVNRT患者心房激动无明显提前,20例AVRT心房被提前激动超过20(30~50)ms,其中......
作者:许力舒;姜述斌;杨敏全;帕尔哈提;吴忠东 刊期: 2004- 03
-
β-阻断剂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动周期信号混沌特征的影响
为探讨β-阻断剂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心动周期信号混沌特征的影响,将46例慢性心衰患者治疗前与30例正常健康对照组的心动周期信号混沌特征参数进行比较;再将46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β-阻断剂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并将两组的心动周期信号混沌特征参数进行比较.结果:46例慢性心衰患者治疗前的心动周期信号混沌度参数相对分散度(Hrd)、李雅普诺夫指数(Hle)、分维数(Hfd)、混沌度(Hc......
作者:徐大文;李斌;高红梅;唐永江;杜青兰 刊期: 2004- 03
-
病窦综合征患者AAI和VVI起搏的远期随访分析
分析并比较病窦综合征(SSS)患者AAI和VVI起搏的远期效果.对140例AAI起搏、43例VVI起搏的SSS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并行临床、心电图和Holter检查.结果:随访52±4.3(6~144)个月,AAI组发生间歇性文氏型房室阻滞(AVB)1例.VVI起搏组阵发性房性心律失常、持续性心房颤动、脑栓塞、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明显较AAI组高(分别为39.53%vs5.71%、18.60%vs1.4......
作者:寿锡凌;陈新义;李宏波;梁磊;官功昌;王亚丽 刊期: 2004- 03
-
大静脉电隔离后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发的原因和再消融治疗
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复发的原因以及再次电隔离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选择行电隔离后经动态心电图证实阵发性房颤复发且症状明显和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择期行再次心内标测和电隔离治疗,术中对已作电隔离和未电隔离的大静脉和上腔静脉逐一进行标测,对存在静脉-心房传导的大静脉再次行射频消融电隔离.结果:30例房颤复发的患者共进行63次心内标测和电隔离.其中2次电隔离27例,3次电隔离3例;第一次电隔离大静......
作者:杨延宗;刘少稳;高连君;杨东辉;刘莹;李世军;林治湖 刊期: 2004- 03
-
慢性心房颤动对扩张性心肌病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
探讨慢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对扩张性心肌病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将扩张性心肌病并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分为窦性心律(简称窦律)组(共38例,其中男25例、女13例)和房颤组(共37例,其中男25例、女12例),二组基础状态基本相似.房颤组只控制心室率.随访二组患者的临床预后情况,包括:死亡人数,死亡原因,入选至死亡的生存时间.结果:经过48.3±25.0月随访,发现二组患者远期生存率相似,死亡患者......
作者:许澎;张高峰 刊期: 2004- 03
-
普罗帕酮试验引起Brugada综合征心室颤动(附一例报告)
探索普罗帕酮试验在Brugada综合征中的作用及安全性.患者有家族性夜间猝死史,近19个月来反复发作性夜间晕厥5次,两次猝死未遂,一次记录到的心电图为心室颤动(VF),其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左右心室造影正常,电生理检查心脏传导系统功能正常,右心室程序电刺激可诱发VF,诊断不明.静脉用普罗帕酮2mg/kg后30min出现典型Brugada综合征心电图改变,并诱发VF.结论:普罗帕酮可作为诊断B......
作者:单其俊;杨兵;陈明龙;邹建刚;徐东杰;陈椿;李库林;朱品军;王小兵;曹克将 刊期: 2004- 03
-
静脉注射胺碘酮终止心肌炎患儿异位性心动过速的疗效观察
探讨胺碘酮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以及治疗前后心脏内分泌的改变情况.对131例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患儿并发心律失常者在心电监护下静脉注射(简称静注)胺碘酮.并在静注胺碘酮前后分别测定血浆心钠素(ANP),心脏指数(CI).结果:总转复率为87.79%,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儿转达复率为90.80%,室性心动过速的患儿转复率为81.82%,室上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转复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张双船;林月钰;赵方;刘瑞;刘颖 刊期: 2004- 03
-
扩张性心肌病并心力衰竭患者双室同步起搏治疗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观察双室同步起搏对扩张性心肌病并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心功能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选择15例扩张性心肌病并顽固心衰患者,置入双室起搏器,观察心功能、HRV及血浆丙二醛、一氧化氮、内皮素-1、血管紧张素-Ⅱ的变化.结果:心功能NYHA分级从术前3.32±0.31级提高为2.18±0.33级,左室射血分数由0.29±0.03增至0.36±0.03(P50ms占正常RR间期数的百分比、总功率、......
作者:肖立中;杜作义;马绍椿;江志平;徐新;赖少燕 刊期: 2004- 03
-
右房左室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室内传导阻滞患者的初步临床观察
观察右房-左室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临床效果.选择16例充血性心衰患者(NYHA分级Ⅲ-Ⅳ级),男10例、女6例,年龄68.4±6岁;均为窦性心律,合并有Ⅰ度房室阻滞,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按安置起搏器的模式分为右房-左室起搏治疗组(LV组,n=6),右房双室起搏治疗组(BiV组,n=10).左室起搏电极分别放置于心大静脉左室侧后分支9例,心大静脉左室后分支7例.观察起搏治疗前后左室心功能......
作者:徐亚伟;于学靖;丁燕生;张丽崴;盛铁仁;陈艳清;沈国才;李伟明;王永其;胡全福 刊期: 2004- 03
动态资讯
- 1 抑郁症与室性心律失常
- 2 Mahaim纤维的电生理特征和导管射频消融
- 3 饮酒还是不饮酒——答案尚待开展大规模前瞻性随机化临床试验
- 4 ZNF436在压力超负荷诱导的心肌肥厚及纤维化中的作用
- 5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房颤动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 6 胺碘酮对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伴室性早搏的治疗作用
- 7 静脉胺碘酮转复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观察
- 8 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不同时间的微伏级T波电交替
- 9 先天性右冠状动脉缺如伴胸前导联ST-T改变一例?
- 10 与心肌细胞容积调节有关的钾离子通道的研究进展
- 11 急性心肌缺血早期室性心律失常与缝隙连接蛋白43、细胞内钙离子及心肌凋亡的关系
- 12 插入性室性早搏的Lorenz-RR散点图特征及形成原理分析
- 13 短QT间期伴晕厥一例
- 14 采用第二代冷冻球囊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四例
- 15 VVI型起搏器更换时心室电极直接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16 心房颤动杂交治疗的研究
- 17 自主神经重构在心房颤动发生与发展中的一些现象
- 18 心脏再同步化起搏除颤器超反应更换时的选择
- 19 双腔起搏治疗长短周期引发室性心动过速导致晕厥一例
- 20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左、右房肌细胞形态结构改变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