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是心血管学领域新兴学科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在国内心血管心律失常方面具有重大影响和享有较高的学术权威。面向广大的医务人员,特别是心血管专业的医务工作者,介绍心脏起搏、心电生理、心律失常学科的国内外重要进展,以及新的诊疗技术、防治经验等。多次荣获国家及湖北省优秀期刊,影响因子排序在同类期刊中名列前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265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421/R

邮发代号: 38-145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87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1997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7-2659
  • 国内刊号:42-1421/R
  • 出版周期:
期刊荣誉:1997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期刊收录: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4年第4期文章
  • 15492例动态心电图长RR间期的发病率及年龄和性别分布

    目的统计动态心电图长RR间期的发病率及年龄和性别分布情况.方法回顾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且有效记录达20~24h的患者共15492例,RR间期≥2s被定义为长RR间期,患者按性别分组,每10岁分成一个年龄段.结果长RR间期共有1745例,发生率为11.26%;长RR间期患者的年龄比未发生长RR间期患者的年龄大,男性长RR间期发生率比女性高.在10~29岁中的2个年龄段,长RR间期发生率随年龄增长其发生......

    作者:陈为君;张新刚;宿燕岗;林靖宇 刊期: 2014- 04

  •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中可调弯鞘使用的经验

    目的报道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导管消融过程中使用可调弯鞘(AgilisNxT鞘)的经验.方法15例房颤患者采用AgilisNxT鞘进行导管消融.阵发性房颤11例,持续性房颤4例.穿刺房间隔,双侧肺静脉造影后,在EnSiteVelocityTMv.3.0指导下构建左房几何模型,先行双侧肺静脉电学隔离,持续性房颤或阵发性房颤合并典型心房扑动患者继行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而后持续性房颤患者电复律,在窦性心律......

    作者:张凤祥;陈明龙;杨兵;陈红武;居维竹;曹克将 刊期: 2014- 04

  • 低位房间隔起搏与右心耳起搏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低位房间隔(LAS)起搏的可行性及方法学.方法选择45例符合起搏器植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二组.一组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LAS起搏(LAS组),另一组采用被动固定翼状电极行右心耳(RAA)起搏(RAA组).分别记录两组心房电极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以及所测试的起搏阈值和阻抗.术后1、3个月门诊随访常规心电图、测量起搏参数和X线胸片观察电极脱位情况.结果与RAA组比较,LAS组心房电极操......

    作者:盛晓东;朱宗成;金骁琦;范韬;周建龙 刊期: 2014- 04

  • 基因变异功能学研究在不典型长QT综合征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基因变异功能学研究在临床不典型长QT综合征(LQTS)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先证者有晕厥事件,心电图无QTc延长,临床疑诊LQTS;基因检测显示KCNH2基因M756V变异;家系中变异携带者QT正常,无心脏事件.分别使用含有野生型(WT)和突变M756VHERG基因的pcDNA3.1重组质粒进行转染,设WT+M756V共转染组.转染后进行膜片钳和免疫组化研究明确临床诊断.结果HERGM756V......

    作者:刘念;喻荣辉;阮燕菲;白融;杜欣;董建增;马长生 刊期: 2014- 04

  • 3830主动固定起搏导线在右室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3830主动固定起搏导线(美国美敦力公司)在临床心脏起搏治疗中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46例符合起搏器植入适应证患者,随机分为3830组(n=23)和5076组(n=23),3830组心室使用3830导线,5076组心室使用5076导线.采用VVI或DDD起搏模式,心室导线均放置在右室间隔部,观察两组在术中及术后1、3个月各项心室导线参数情况以及有无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起搏器植入手......

    作者:王海雄;张虹;苏庆丰;吴桂平;孙帅 刊期: 2014- 04

  • 评价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右室功能超声指标与磁共振的相关性

    目的用目前公认的5个超声指标评价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患者的右室功能,研究其与磁共振(MRI)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对11例ARVC患者行超声及MRI检查,测量右室功能指标并行相关分析.本研究除了运用传统的心尖四腔心法测量右室面积改变分数(RVFAC4C)外,增加了胸骨旁右室三腔心切面法测量右室面积改变分数(RVFACRV3C).结果5个指标中胸骨旁短轴RVFACRV3C、三尖瓣环收缩峰值......

    作者:刘方舟;吴书林;张黔桓;费洪文;薛玉梅 刊期: 2014- 04

  •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合并心房颤动的房间隔穿刺及导管消融

    目的先天性房间隔缺损(简称房缺)患者介入封堵术后合并的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导管消融存在一定挑战,本研究拟评价这类患者房间隔穿刺及导管消融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共入选16例[年龄(56±12)岁,10例男性]房缺封堵术后接受导管消融的房颤患者,其中阵发性房颤10例,持续性房颤6例.房间隔封堵器之外无穿刺空间者直接穿刺封堵器,在球囊扩张辅助下建立左房入路后单导管完成所有操作.阵发性房颤消融策略为环肺静脉......

    作者:桑才华;董建增;喻荣辉;龙德勇;汤日波;宁曼;蒋晨曦;陈珂;李松南 刊期: 2014- 04

  • 消融导管近远端激动间距定位左房-肺静脉电位传导缝隙的价值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环肺静脉前庭电隔离(CPVI)术中,标测消融导管近远端激动间距(ABLp-dAI)是否有助于定位初始环状消融线上的左房-肺静脉电位传导缝隙(gap).方法5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在EnSiteNavX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环同侧肺静脉前庭的线性消融和gap补充消融以达全部肺静脉电隔离.回顾分析窦性心律下两侧环线上178个补充消融点的局部心内电图,根据术中补充消融结果,......

    作者:殷然;彭景添;李宾公;路军;郑泽琪;王梦洪;吴印生 刊期: 2014- 04

  • 家庭监测型心脏转复除颤器术后管理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目的探讨家庭监测(HM)功能在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患者随访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分析15例行HM型ICD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术后传统诊室随访方式相对比,评价远程HM获得的起搏系统参数的可靠性,并分析不同类型的报警信息,通过电话指导或必要时诊室随访的方式进行处理.结果15例出院前HM方法与同一时间诊室随访方法所测定的右室除颤电极感知数值(r=0.97,P<0.01)、起搏阻抗数值(r=0.......

    作者:于海波;梁延春;许国卿;刘荣;孙毅;王祖禄;韩雅玲 刊期: 2014- 04

  • 扩张型心肌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心脏结构及功能恢复正常一例

    男性患者,因心功能不全反复住院药物治疗,症状好转不明显;心电图提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QRS波明显增宽,遂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植入后随访1年余,症状明显好转,心功能正常.......

    作者:许海军;杜汉芳;党书毅;王俊峰;周明 刊期: 2014-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