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是心血管学领域新兴学科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在国内心血管心律失常方面具有重大影响和享有较高的学术权威。面向广大的医务人员,特别是心血管专业的医务工作者,介绍心脏起搏、心电生理、心律失常学科的国内外重要进展,以及新的诊疗技术、防治经验等。多次荣获国家及湖北省优秀期刊,影响因子排序在同类期刊中名列前茅。                

首页>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7-2659
  • 国内刊号:42-1421/R
  • 出版周期:
期刊荣誉:1997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期刊收录: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1年第02期

肺静脉内不同温度射频消融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吴钢;黄从新;江洪;李庚山;漆曙辉;杨新红;杨剑雪;王洪如;王小红;许辉

关键词:肺静脉,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消融温度, 血液动力学, 犬
摘要:探讨用不同预置温度行肺静脉内射频消融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选择健康杂种犬30只,分成50 ℃,60 ℃,70 ℃三组,经房间隔途径将温控电极置入肺静脉内进行消融,消融时间均为60 s。消融前、消融后即刻监测心电图,行选择性肺静脉造影,并测量右房压(RAP)、右室压(RVP)、主肺动脉压(PAP)、左房压(LAP)。术后留养3个月,重复以上检查。结果:50 ℃组1只犬在行房间隔穿刺时因心包填塞死亡,其余均顺利完成试验。共在72处肺静脉内行点状消融,50 ℃、60 ℃、70 ℃组分别为20,26,26处。右上、下肺静脉,左上、下肺静脉分别为13,9,27,23处。50 ℃及60 ℃组消融后即刻、术后3个月血液动力学指标无显著变化;70 ℃组消融后即刻、术后3个月肺动脉压分别为35±7,33±5 mmHg,较术前(28±4 mmHg)明显升高(P<0.05);左房压分别为11±4,12±2 mmHg,较术前(14±3 mmHg)显著降低(P<0.05);70 ℃组肺静脉狭窄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60 ℃组及50 ℃组。结论:肺静脉内射频消融影响血液动力学的原因主要是肺静脉狭窄;消融温度在60 ℃和70 ℃之间存在影响血液动力学的临界值,故预置温度应控制在60 ℃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