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是心血管学领域新兴学科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在国内心血管心律失常方面具有重大影响和享有较高的学术权威。面向广大的医务人员,特别是心血管专业的医务工作者,介绍心脏起搏、心电生理、心律失常学科的国内外重要进展,以及新的诊疗技术、防治经验等。多次荣获国家及湖北省优秀期刊,影响因子排序在同类期刊中名列前茅。                

首页>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7-2659
  • 国内刊号:42-1421/R
  • 出版周期:
期刊荣誉:1997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期刊收录: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4年第03期

持续心房颤动时肺静脉口部有效不应期变化的时间进程及其逆转

袁义强;马业新;刘怀霖;于力;牛思泉;陈宏卫;赵育洁;王瑞敏;孙俊华;孙运;高艳霞;陈玉珍

关键词:电生理学, 心房颤动, 有效不应期, 肺静脉
摘要:为探讨持续心房颤动(AF)肺静脉有效不应期(ERP)变化的时间进程及其逆转,运用起搏方法建立AF模型,在起搏前和起搏后的第1,2,3,4,5,6,7 d对左上肺静脉口、左下肺静脉口、右上肺静脉口及右下肺静脉口的ERP进行测定.采用S1S2程序刺激,基础起搏周长(S1S1)分别为400,350,300,250,200 ms,S2为200 ms,以5 ms的步长递减.程序刺激结合猝发刺激对上述心房结构进行AF的诱发,记录AF的发生频率.上述相同方法对起搏停止后1,2,3,4,5,6,24 h 4个肺静脉口的ERP进行测定.结果:各个基础起搏周长下4个肺静脉口的ERP在AF后1,2,3,4,5,6,7 d逐渐缩短,且较AF前明显缩短,P<0.05;AF终止后4个肺静脉口的ERP逐渐延长,但AF终止后0,1,2,3,4,5,6 h ERP与AF前相比仍有明显缩短,P<0.05; AF终止后24 h ERP基本恢复到AF前水平,随着AF持续时间的延长4个肺静脉口AF的诱发率逐渐增高,与AF前相比,AF后1,2,3,4,5,6,7 d AF的诱发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 随着AF持续,肺静脉的ERP逐渐缩短,AF的诱发率逐渐增高,AF终止后缩短的ERP逐渐延长致AF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