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是心血管学领域新兴学科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在国内心血管心律失常方面具有重大影响和享有较高的学术权威。面向广大的医务人员,特别是心血管专业的医务工作者,介绍心脏起搏、心电生理、心律失常学科的国内外重要进展,以及新的诊疗技术、防治经验等。多次荣获国家及湖北省优秀期刊,影响因子排序在同类期刊中名列前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265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421/R

邮发代号: 38-145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87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1997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7-2659
  • 国内刊号:42-1421/R
  • 出版周期:
期刊荣誉:1997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期刊收录: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7年第4期文章
  • 长期右室起搏致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治疗症状性心动过缓有效治疗方式,然而多项研究表明,长期右室起搏可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相关机制可能是右室直接起搏会导致心室收缩失同步,损伤心室收缩功能,从而导致心力衰竭.相关危险因素及预测因素有年龄、基础心脏疾病、糖尿病、QRS波时限、累积心室起搏比例、低左室射血分数及室间隔抖动等.......

    作者:韩霏;宿燕岗 刊期: 2017- 04

  •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后的抗栓治疗进展

    成功植入左心耳封堵器后,预防封堵器上血栓形成,且不增加出血并发症风险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大部分研究对象都适合服用维生素K拮抗剂,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大多数植入左心耳封堵器的心房颤动患者曾有严重出血事件或口服抗凝药禁忌证.左心耳封堵术后如何选择佳的抗栓治疗方案成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话题.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策略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然而,佳的抗血栓治疗方案和周期仍不确定,各类患者接受左心耳封堵后的抗栓治......

    作者:夏雨;刘俊;方丕华 刊期: 2017- 04

  • 特发性心室颤动的新视点

    特发性心室颤动(IVF)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恶性心律失常,目前对IVF的明确诊治尚存在一定的难度.随着对IVF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使对IVF的认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包括发病机制异质性的发现、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及治疗策略的改进.......

    作者:江雪;张树龙 刊期: 2017- 04

  • 左室乳头肌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标测及消融

    乳头肌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VA)占特发性VA的4%~12%.乳头肌VA消融应注意4个要点:①心电图确认.左室后组乳头肌VA电轴向上,胸前导联移行在V3或V4导联,与左后分支区域起源VA相似;前组乳头肌VA电轴向下,与左前分支区域起源VA相似,需要仔细鉴别.②学会X线及三维图上初步定位.③起搏及激动标测进一步锁定靶点,但以激动标测为主.④消融导管的贴靠稳定,建议使用“压力”导管,并注意导管与乳头肌长......

    作者:黄尾平;张劲林;苏晞 刊期: 2017- 04

  • 室性早搏诱发心肌病的诊疗进展

    室性早搏(简称室早)是临床上常见的室性心律失常,过去的观点认为在心脏结构正常的患者中发生的室早是良性的.但是近期研究发现,频发室早会导致左室扩大、左室功能障碍进而发展为心肌病,甚至导致心脏功能衰竭.近来提出室早诱导心肌病(PVCiCMP)的概念,并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室早终均会发展为心肌病.PVCiCMP的发生可能与室早负荷、室早形态、室早起源、伴随症状等因素有关.......

    作者:戈甜甜;鲁大胜;单其俊 刊期: 2017- 04

  • 动态心电图智能报告及数据结构化存储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笔者自主开发的动态心电图(DCG)智能报告软件,作为动态心电图记录盒配套软件的第三方插件,解决了动态心电图报告需要手工书写的问题,该软件在获取动态心电图的相关分析的特征数据后自动生成该例动态心电图的特征描述文本及诊断,生成的描述及诊断文本不需要再次修改,大大提供了报告书写的速度且保证了文本书写的准确性,避免人为输出错误的发生.本软件解决了心电图医师书写报告工作的繁琐,特别是对计算机文字输入不熟悉的......

    作者:叶焕文;陈全福 刊期: 2017- 04

  • KillerRed在光遗传学中的研究进展

    KillerRed是第一个完全由基因编码的光毒性红色荧光蛋白,可接受绿色光照(540~580nm)生成活性氧(ROS),对DNA、蛋白质、脂肪等造成损伤或者激发细胞内信号瀑布,影响细胞的代谢或增殖,甚至诱导细胞死亡,发挥细胞消融作用.KillerRed作为光遗传学工具,通过遗传学技术将KillerRed的基因编码序列与信号肽序列或亚细胞定位序列融合,可实现精确的靶器官、靶细胞、靶蛋白,甚至亚细胞结......

    作者:饶盼盼;王晞 刊期: 2017-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