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是心血管学领域新兴学科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在国内心血管心律失常方面具有重大影响和享有较高的学术权威。面向广大的医务人员,特别是心血管专业的医务工作者,介绍心脏起搏、心电生理、心律失常学科的国内外重要进展,以及新的诊疗技术、防治经验等。多次荣获国家及湖北省优秀期刊,影响因子排序在同类期刊中名列前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265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421/R

邮发代号: 38-145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87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1997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7-2659
  • 国内刊号:42-1421/R
  • 出版周期:
期刊荣誉:1997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期刊收录: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6年第5期文章
  • 低频电磁场刺激对左侧星状神经节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低频电磁场(LF-EMF)刺激左侧星状神经节(LSG)对其功能和神经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16只健康成年家犬随机分为LF-EMF组(n=8)和对照组(n=8),电磁场刺激仪刺激探头固定至家犬左侧第二、三肋与脊柱连接的皮肤表面定位于LSG,参数设置:刺激频率:1Hz,刺激模式:开启8s,暂停5s,刺激时间:2h.LF-EMF组接受电磁场刺激,对照组接受假刺激.在基础状态和2hLF-EMF后......

    作者:周文杰;周丽平;余锂镭;王松云;江洪;唐其柱 刊期: 2016- 05

  • 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与血栓栓塞关系的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易于发生血栓栓塞,研究表明左心耳形态结构复杂或分叶数多、左心耳口部直径较大以及左心耳相对位置较高者易于发生血栓栓塞.左心耳收缩功能降低或充盈和排空速度降低也是易于血栓形成的因素.左心耳干预预防血栓形成的措施有外科干预和经皮左心耳封堵,均需在一定条件的适应证下实施.......

    作者:李奇;廖佳芬;孔彬;黄丹;黄鹤 刊期: 2016- 05

  • 高尿酸血症与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近年来多项研究显示高尿酸血症与房颤密切相关.炎症和氧化应激参与房颤的发生、发展,尿酸参与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成为高尿酸血症参与房颤发生的重要机制.血尿酸水平与左心耳流速负相关,高尿酸血症与是房颤左房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高尿酸血症对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预测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徐志远;汤日波 刊期: 2016- 05

  • 病窦综合征的离子机制研究进展

    近年来,病窦综合征的电生理机制的研究取得了诸多进展,对病窦综合征机制的研究已深入到离子通道水平.“膜钟”是指位于细胞膜上具有电压依赖性的膜离子通道的周期性激活与失活.“钙钟”是指局部肌浆网的兰尼碱受体的钙释放可促发内向的钠钙交换电流.“膜钟”和“钙钟”共同参与窦房结起搏活动的调控已成为共识,同时它们的异常在病窦综合征的进展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谢晓婷;李泱;张建成 刊期: 2016- 05

  •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的肺静脉狭窄

    导管射频消融手术已经成为治疗心房颤动(简称房颤)重要、有效的手段,同时,各种术后并发症也随之而来.其中肺静脉狭窄为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临床症状往往缺乏特异性,患者可出现发热、咳嗽、咯血、呼吸困难等一系列表现,严重者可致死.其治疗方案因患者临床症状及肺静脉狭窄严重程度而异,仍为临床医生的一项挑战性工作,日益引起国内外重视.......

    作者:夏盼盼;陈明龙 刊期: 2016- 05

  • 重谈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

    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泛指心率≥100次/分、QRS波时限<120ms,节律规整的一类心律失常.其中包括了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它仅指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和房性心动过速(AT),它的特征为骤发骤止的SVT.心房颤动(AF)为颤动性SVT,不在SVT范畴.SVT为早已熟知的心律失常,治疗上已无太多新意,但在治疗取向上可能各有所见,有所改进.......

    作者:蒋文平 刊期: 2016- 05

  • 心脏性猝死及互联网+时代下的防治

    心脏性猝死约占人类总死亡15%~20%左右,其中我国每年心脏性猝死人数约54.4万,居于世界之首.冠心病是当前心脏性猝死的首位病因.恶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快速性心律失常是导致其发生的主要原因.且心脏性猝死危险因素较多,多种因素可增加心脏性猝死风险.目前对于心脏性猝死首选防治手段是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在当今这个互联网+时代,远程监测正逐渐成为当前置入ICD患者主要的......

    作者:黄佳兵;唐亮;周胜华 刊期: 2016- 05

  • 碎裂QRS波与心脏性猝死的研究进展

    心脏性猝死的危险分层及治疗仍然是本世纪的一大难题.目前,临床上一直致力于寻找佳的指导心脏性猝死预测与治疗的方法.碎裂QRS波是一种简单易得、非侵入性的反应心肌瘢痕及心肌纤维化的的重要指标.碎裂QRS波可用于心脏性猝死及其他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且其可指导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及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患者的选择.在不同患者中,碎裂QRS波的预测价值并不一致,联合多种指标综合指导心脏性猝死的预警及治疗可能是将来......

    作者:徐娇艳;王如兴 刊期: 2016- 05

  • 低血钾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

    低血钾可直接快速抑制心肌细胞快速激活的延迟整流钾电流、内向整流钾电流和瞬时外向钾电流等多种复极化电流,降低心肌细胞膜电位复极储备,延缓动作电位复极,并导致细胞膜电位超极化.细胞外K+水平明显影响细胞膜Na+-K+ATP酶活性,低血钾状态可减慢该酶的转换速率,使细胞内Na+增多,继之增强反向Na+-Ca2+交换并引起细胞内Ca2+蓄积,激活Ca-钙调蛋白激酶Ⅱ,并且进一步增加平台期的L型Ca电流和晚......

    作者:杨琳;薛小临 刊期: 2016- 05

  • 起搏器随访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从2007年开始本院开设了专门的起搏器随访门诊,在此基础上,从2013年开始使用笔者开发的起搏器随访管理系统软件对患者资料进行管理.系统具有患者资料的管理、起搏器随访记录及参数调整记录的建立、智能提醒、快速录入、数据的导出、报告打印等功能.随着使用的深入,笔者在软件原来的基础,计划接入短信息平台,用于对需要随访而未随访的患者进行提醒,提高患者随访率.由于该软件的应用,优化了流程,节约了患者就诊时间......

    作者:叶焕文;陈全福 刊期: 2016-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