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是心血管学领域新兴学科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在国内心血管心律失常方面具有重大影响和享有较高的学术权威。面向广大的医务人员,特别是心血管专业的医务工作者,介绍心脏起搏、心电生理、心律失常学科的国内外重要进展,以及新的诊疗技术、防治经验等。多次荣获国家及湖北省优秀期刊,影响因子排序在同类期刊中名列前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265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421/R

邮发代号: 38-145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87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1997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7-2659
  • 国内刊号:42-1421/R
  • 出版周期:
期刊荣誉:1997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期刊收录: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5年第3期文章
  • Brugada综合征与Brugada波四例

    报道3例Brugada综合征,1例Brugada波的心电图.3例Brugada综合征2例为Ⅰ型,1例为Ⅱ型.提高1或2肋描记V1~V3导联可提高Ⅰ型Brugada综合征的检出率.......

    作者:许传勤;罗晓晖;罗道生 刊期: 2015- 03

  • 锁骨下断裂起搏导线经下腔静脉途径拔除一例

    患者女,58岁,2年前诊断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DDD起搏器,心室起搏导线为右室流出道间隔部主动固定导线.因症状再发2周入院检查,心电图显示心室起搏失夺获,RR长间歇9s,心脏起搏程控显示心室起搏阈值显著升高,X线胸片显示心室导线锁骨下断裂,在更换新的导线和起搏器后,采用射频消融导管及圈套器等配合,从下腔静脉途径顺利将断裂导线拔除.......

    作者:樊济海;巢胜吾;顾秀莲;潘瑞麟;李博;王玲;王丽娜;陈涛涛 刊期: 2015- 03

  • His束起搏替代右室心尖部起搏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一例

    患者男性,77岁.曾因冠心病、持续性心房颤动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行右室心尖部起搏的VVI起搏器植入术.术后逐渐出现顽固性心力衰竭,为改善心功能,行His束起搏,原起搏系统保留,设置起搏频率40次/分,术后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指标明显改善.......

    作者:郭志福;陈少萍;黄新苗;秦永文;赵仙先 刊期: 2015- 03

  • 右上腔静脉缺如伴永存左上腔静脉合并脊柱畸形经右锁骨下静脉植入双腔起搏器一例

    患者男性,70岁.永存左侧上腔静脉,合并脊柱侧凸和后凸畸形导致的心脏逆钟向转位,经右锁骨下静脉植入双腔起搏器.在术中将导丝塑形,同时依靠心房壁的张力可以将心室电极在心房内形成8字型转折跨过三尖瓣环,送入右室心尖部.心房电极采用螺旋电极固定在右心耳的前端,以保证良好的起搏和感知功能.术中所有的参数符合要求,术后随访起搏器功能正常.......

    作者:翟茂材;姚露露;段嘉霖;杨晓云;林立;王超 刊期: 2015- 03

  • 心耳起源房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二例

    2例心耳起源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表现为无休止、难治性.电生理检查分别提示为右心耳及左心耳起源,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后成功,术后无复发.......

    作者:刘俊鹏;杨杰孚;施海峰;文莉 刊期: 2015- 03

  • 犬冠状静脉内植入左室导线作为操作模型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评价犬冠状静脉内植入左室导线作为操作模型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健康成年杂种大型犬10只,体重(40.0±2.9)Kg,静脉麻醉、气管插管后通过右侧颈内静脉将左室长鞘送入冠状窦内,逆行造影,根据造影结果测量心大静脉和后静脉内径,选择这两个分支作为靶血管,分别植入左室电极,测量导线单双极阈值及膈神经刺激情况.结果10只犬均成功找到了冠状窦进行了造影.犬左前斜25°成像更加接近人类左前斜45°成像效......

    作者:秦胜梅;魏智;赵雪蓉;李云鹏;巩雪;宿燕岗;葛均波 刊期: 2015- 03

  • 利用整体心脏96通道标测系统对心房激动模式的标测及初步应用

    目的采用96通道心房标测技术,探讨窦性心律(简称窦律)及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时,心房内激动传导与激动模式的变化,以及传统钠通道阻滞剂普罗帕酮与选择性晚钠电流抑制剂雷诺嗪对心房传导性的影响.方法雌性新西兰兔Langendorff灌流的整体心脏,使用96通道心房外膜标测技术同步记录左右心房在窦律和房颤时激动传导时间(n=6).房颤诱发采用S1S2心房程序右房刺激.观察不同浓度的雷诺嗪(1,3,10和3......

    作者:黄思慧;梁玉芝;杨巧梅;卫晓红;任璐;吴林 刊期: 2015- 03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的右室电极位置选择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右室电极导线的位置是否影响再同步治疗疗效并不确定,其优化起搏部位尚有较多争议.目前多数研究结果认为,左右室电极导线之间的空间距离越远,电学距离越大,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疗效越佳.......

    作者:于海波;梁延春 刊期: 2015- 03

  •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中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

    近的研究指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生理作用可增加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发生的风险,其中认为RAAS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在房颤发生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的研究表明,肾素与房颤的相关性尚无明确报道,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醛固酮合酶等基因与房颤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影响,但结果存在着争议.......

    作者:李翔;马润伟 刊期: 2015- 03

  • 肾功能不全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发生及其血栓与出血事件的影响

    肾功能不全与房颤的发病率密切相关,也会改变某些生理机制,对凝血机制造成潜在的影响.多项实验及临床研究认为肾功能不全不仅增加房颤及房颤患者血栓事件的发生,而且增加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出血风险,但并不能作为抗凝治疗的禁忌证.初始小剂量,严格控制国际标准化比率,并反复评价病人血栓及出血风险,及时谨慎的调整药物剂量将使病人受益.......

    作者:沈文;杨靓淇;黄晓;吴清华 刊期: 2015-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