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是心血管学领域新兴学科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在国内心血管心律失常方面具有重大影响和享有较高的学术权威。面向广大的医务人员,特别是心血管专业的医务工作者,介绍心脏起搏、心电生理、心律失常学科的国内外重要进展,以及新的诊疗技术、防治经验等。多次荣获国家及湖北省优秀期刊,影响因子排序在同类期刊中名列前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265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421/R
邮发代号: 38-145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87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1997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7-2659
- 国内刊号:42-1421/R
- 出版周期: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与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电学逆重构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是否会纠正心力衰竭患者的电重构现象.方法回顾分析伴有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力衰竭患者接受CRT后随访观察1年,分别在术中电极安置后和术后1年测试自身心律下右室-左室电极的激动时间差(Δt),右室电极刺激到左室电极感知时间(RVp-LV)及左室电极刺激到右室电极感知时间(LVp-RV),比较CRT应答者与无应答者的自身QRS波时限、双室起搏下QRS波时限和Δt、R......
作者:吴冬燕;骆永娟;马薇;李琼;许静;卢凤民 刊期: 2015- 01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无反应者的治疗——升级为左室双部位起搏(附二例报道)
目的研究左室双部位起搏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无反应者左室心肌收缩同步性及心功能影响.方法2例CRT无反应、仍然存在左室收缩不同步、持续性心房颤动的患者植入第二根左室电极,尽量选择与原左室导线和右室导线间隔较远的静脉分支,原心房导线埋置于原囊袋中,术前术中进行心脏超声检查,用以选择佳的导线与起搏器联接顺序.结果左室双部位起搏能改善左室收缩同步性,术后即刻和短期随访发现心脏功能均有改善.结论对C......
作者:秦胜梅;宿燕岗;陈海燕;葛均波 刊期: 2015- 01
-
不中断抗血小板药对植入起搏器囊袋出血的影响
目的观察在不中断抗血小板治疗的情况下植入起搏器囊袋出血的发生率.方法2010~2014年在本中心植入起搏器的连续患者.除外应用华法林和肝素的患者.根据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情况将病人分为三组:未用抗血小板药物组(A组),阿司匹林组(B组)和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C组).囊袋出血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所有的病人随访6周.结果与A组比较,轻度出血发生率在B组和C组均明显升高(分别为3.7%vs23.3%,......
作者:刘英明;周伟;朱智明;曹毅;陈宇;李田昌;杨晔;王丽华 刊期: 2015- 01
-
急性心肌梗死后自主神经活性应分时段和区域进行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与心脏自主神经活性密切相关,目前强调心肌梗死后交感神经过度激活与失衡.实际上由于心脏自主神经复杂性,不同时段、不同部位梗死造成自主神经失衡可能并不一样,对其仍缺乏全面了解.笔者认为急性心肌梗死后应分时段、分区域研究自主神经失衡,提出三时段、三区域模型,将心肌梗死后分为早期刺激期、神经坏死期和神经重构期;根据梗死血管分为前降支区域、回旋支区域、右冠区域.此有利于全面了解心肌梗死......
作者:蒋桔泉 刊期: 2015- 01
-
心电散点图揭示的窦性心率跳跃式减速现象及散点图特征
正常情况下,窦性心率呈“平滑”的状态加速或减速,时间RR间期(t-RR)散点图曲线呈连续性,Lorenz-RR散点图呈棒球拍状.笔者遇到一组散点图具有一定特征的病例(5例),采用t-RR散点图及逆向技术,结合Lorenz-RR散点图和心电图作相应分析,发现这组病人为窦性心率跳跃式减速,表现为:①连续反复跳跃式减速后再加速现象;②间断频发跳跃式减速后再加速现象;③单纯反复跳跃式减速现象.t-RR散点......
作者:向晋涛;李晓清;刘鸣;景永明;陈元秀 刊期: 2015- 01
-
游走心律的Lorenz-RR散点图特征及分析方法探讨
探讨游走心律的Lorenz-RR散点图(简称Lorenz图)特征及其分析方法.方法利用《几何画板》的度量功能与动态作图功能,重建游走心律的Lorenz图数学模型,比较典型窦性心律(简称窦律)与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Lorenz图评价指标.结果利用测算结果重建的数学模型与实际记录的散点图基本重叠,比较三种主导心律的Lorenz图四个评价指标,只有SVL显著分开.结论游走心律的Lorenz图是变胖的棒......
作者:景永明;向晋涛 刊期: 2015- 01
-
面临“十三·五”,我们如何构建面向未来的科研思路?
就生命科学或医学科研而言,长期以来我们基本上是模仿和追踪.习惯于长期的me-too之后,在“十三·五”规划拟制前夜,我们需要做的太多、太多.近1~2年来,科技的车轮转得如此之快,原有的许多认识、概念在改变.都需要重新认识,重新定义,重新给予注释.例如西方的“组”学包含了很多我们至今还不掌握的组学技术和从“点”到“面”到“系统”的思维方式.一次分析能够观察到上百、上千个生化指标的变化,十分有助于疾病......
作者:余国膺 刊期: 2015- 01
-
不来不去
......
作者:景永明 刊期: 2015- 01
动态资讯
- 1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网上投稿声明
- 2 心脏不同部位起搏的起搏参数对比分析
- 3 静脉应用普罗帕酮致迟发性心脏副作用三例
- 4 缺血心肌复极离散及迷走神经的保护作用
- 5 导管射频消融电隔离大静脉肌袖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评价
- 6 特发性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特点(附二例报道)
- 7 术前加用75%酒精擦拭皮肤对心血管植入式电子装置手术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 8 动作电位参数作为区分狗心室肌三种细胞的可行性研究
- 9 起搏系统感染细菌特点分析
- 10 致LQT2的无义突变的HERG通道的表达和药物拯救研究
- 11 胺碘酮药代动力学和电生理特性及其临床意义
- 12 兔上腔静脉肌袖细胞动作电位及L型钙电流特征
- 13 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的心电学新标准
- 14 218例永久起搏器患者术后起搏功能异常的临床分析
- 15 24届欧洲心脏学年会报道--心房颤动的新治疗(3)
- 16 左室后负荷的改变对心室颤动自限性的影响
- 17 伴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心力衰竭患者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疗效欠佳的相关因素分析
- 18 心室自身优先功能对右室起搏比率及心功能的影响
- 19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术中所遇问题及并发症的处理
- 20 心室颤动初始节律的动态心电图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