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是心血管学领域新兴学科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在国内心血管心律失常方面具有重大影响和享有较高的学术权威。面向广大的医务人员,特别是心血管专业的医务工作者,介绍心脏起搏、心电生理、心律失常学科的国内外重要进展,以及新的诊疗技术、防治经验等。多次荣获国家及湖北省优秀期刊,影响因子排序在同类期刊中名列前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265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421/R

邮发代号: 38-145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87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1997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7-2659
  • 国内刊号:42-1421/R
  • 出版周期:
期刊荣誉:1997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期刊收录: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4年第1期文章
  • 气体信号分子对大电导钙离子激活的钾通道的调节作用

    大电导钙离子激活的钾通道在调节血管张力中发挥重要作用.气体信号分子一氧化氮、一氧化碳和硫化氢均可由人体内源性产生.其中一氧化氮通过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环单磷酸鸟苷-蛋白激酶依赖途径、亚硝基化作用等机制;一氧化碳通过一氧化碳依赖的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环单磷酸鸟苷-蛋白激酶G通路、血红素氧化酶-一氧化碳通路和直接作用等机制;硫化氢通过氧化还原作用和对通道蛋白疏基的还原作用等调节大电导钙离子激活的钾通道......

    作者:王萌;钱玲玲 刊期: 2014- 01

  • 经皮肾去交感神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对神经体液的影响

    研究提示经皮肾去交感神经(RSD)对多种疾病产生治疗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其对自主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影响有关.RSD可使自主神经重获平衡;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去甲肾上腺素、心钠肽的水平;增加肾胺酶、活性氧;降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

    作者:万沛星 刊期: 2014- 01

  • Brugada综合征临床表型与体温的关系

    Brugada综合征心电图表现具有多变性和隐匿性.体温是影响Brugada综合征临床表型的一个重要因素.体温不但可以导致Brugada综合征心电参数的改变,亦与Brugada综合征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同时体温介导Brugada综合征临床表型变化的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

    作者:陈信光 刊期: 2014- 01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无应答的原因与对策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无应答是难于回避的挑战.无应答的原因包括:适应证选择不当,左室起搏效果不理想,双室起搏比例偏低,CRT硬/软件未动态优化,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缺位,并发症困扰等.提高应答率的措施包括:严格把握适应证和手术时机,改进植入技术,优化术后管理,动态优化CRT系统硬/软件,在确保双室(或左室)被起搏夺获的前提下,允许房室结下传的窦性激动与起搏刺激在心室“真融合”.可获得比传统CRT......

    作者:郭涛;蒲里津;李锐洁 刊期: 2014- 01

  • 心室三部位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已成为治疗中重度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手段.近年发展起来的心室三部位起搏CRT(Tri-VCRT)通过同时刺激左右心室壁多个延迟激动位点,终可使心脏再同步化达到佳的效果.一系列小规模临床研究已证实了Tri-VCRT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但由于缺乏大规模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且该技术存在一定的缺陷,故目前仅将其作为对传统CRT无应答且室内或室间仍然存在运动失同步心力衰竭患者的补......

    作者:蔡迟;华伟 刊期: 2014- 01

  • 真性左束支传导阻滞预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超应答发生

    目的研究新定义的真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应答率是否提高.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行CRT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前心电图不同形态QRS波与预后的关系.结果62例患者中,真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组24例,假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组16例和非左束支传导阻滞组22例,经(49.1±48.5)个月随访,CRT术后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和NYHA心功能分级显著改善.术前心电图......

    作者:江尕学;李强;白明;汪涛;文雅琳;张钲 刊期: 2014- 01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的疗效

    目的评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对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的疗效.方法12例慢性心衰的持续性房颤患者,心室率本身是慢的或经过药物治疗严格控制心室率,成功植入CRTD并打开心室感知反应及房颤传导反应功能.比较CRT-D植入术前和植入术后1年患者的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及心脏病症状评分(CSS),6min步行试验,心功能分级以及超声心动图指标:左房内径(LAD)、左室......

    作者:丁立群;孙小军;范洁;张进;王礼琳;张曦;高晓龙 刊期: 2014- 01

  • 伴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心力衰竭患者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疗效欠佳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伴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疗效欠佳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209例接受CRT的患者,根据其术前QRS波形态分为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与RBBB组,比较两组基线临床特征和CRT术后6个月临床心功能、QRS波时限(QRS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脏超声指标的差异.剔除缺血性心肌病、重度肺动脉高压和QRSd<150ms的病例后,再次比较两组间CRT疗效差异.......

    作者:汪菁峰;宿燕岗;柏瑾;王蔚;秦胜梅;葛均波 刊期: 2014- 01